鐵路安全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,鐵路安全事關企業穩定發展,鐵路安全事關職工家庭幸福和諧。重視安全,就是重視生命;有了安全,才有幸福和諧。然而,我們卻常常在不經意間疏忽了安全,在不自覺的行為中遠離了安全,比如,上道不按規定設置防護;盲目擴大施工范圍;來車不按規定下道避車……正是大家對安全少了一份敬畏之心,忽視安全,甚至忽悠安全,有了太多的不符合安全規定的慣性違章,使得安全事故的發生成了必然。而安全事故一旦發生,造成的災難往往是巨大的。在安全方面,我們有太多的血和淚的教訓,因此,只有對安全常懷敬畏之心,思想上時刻高度重視安全,管理上事事考慮安全,行為上處處符合安全,把安全始終擺在壓倒一切的位置,把安全的精神融入到日常生產生活每一個層面,我們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安全。

抓安全生產要保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心態。安全工作容不得半點馬虎和玩笑,任何一個微小的失誤,都有可能導致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。作為鐵路人在本職崗位上遠離違章違紀,對待安全工作多走幾步、多看幾眼、多用些心,多留點汗……這些要求難嗎?不難,關鍵在于你是否真的重視,是否真的對安全生產保持一種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心態。分析近年來鐵路發生的事故案例看,基本都是違章違紀造成的責任事故,關鍵還是責任不落實、制度落實不到位、隱患整改不到位等造成的,絕不是“運氣不好”所致。而杜絕事故的發生,需要的是我們每一個鐵路人都保有一種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態。只有管理人員有了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態,才有對安全工作高度負責的心態,才會對日常工作中的違章違紀現象嚴抓嚴管。只有職工有了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態,才會認真學習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、辨析各種危險源,才會在生產中遵章守紀、按規范作業,才能及時向領導反映事故隱患或苗頭,并及時整改,才會在事故發生時采取正確的舉措。只有大家都有了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態,才能使大大減少違章違紀現象,從而杜絕事故的發生。

抓安全生產要保持持之以恒的習慣。安全生產的特性注定了這是一項長期、復雜、艱巨的任務,來不得半點虛假和急躁,更要有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,絕不可能通過短時間的宣傳教育、安全學習、排查隱患、整頓整改,就能取得一勞永逸的效果。 從某種意義上講,安全工作就像治病,治的是安全生產過程中存在不安全隱患的“病”。治病就要除根,要除根,就必須打持久戰,把安全工作作為一項常效性的工作來抓,使安全宣傳教育經常化,安全檢查整改規范化,技能培訓制度化,讓安全第一的思想扎根到每一個員工的頭腦里。要讓安全生產成為每一位員工的工作習慣,把安全生產當作每天工作的重要內容,扎扎實實地做好每一天、每一周、每一月的工作,才能真正把“安全第一,預防為主”落到實處,才能從根本上消除各種安全隱患,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。

抓安全生產要保持踏踏實實一絲不茍的態度。安全生產只有起點沒有終點,不可能一勞永逸,必須踏踏實實、一絲不茍、毫不放松地抓好。 安全無小事,責任大于天, 做好安全生產工作,必須一絲不茍,深入排查隱患,找出影響安全生產的隱患,必須始終保持一種高壓態勢,要牢牢抓住慣性違章這一安全隱患,狠抓不放,其實在我們的職工中,有很多“差不多”先生。這些職工在作業時,不能嚴格執行各項作業標準和安全卡控措施,總以為“差不多就行了”,從而簡化作業程序,小毛病、小違章不斷,造成眾多事故隱患,對安全生產構成了嚴重威脅。存在這種思想的原因,一是偷懶,怕多干活,工作責任心、事業心不強。個別職工以為越嚴格對照標準作業,干的活就越多,所以簡化作業程序。二是存在僥幸心理,總以為“不會那么巧就出事”。一次次的僥幸,使簡化作業演變成了“慣性”違章,埋下了事故的種子。一次違章可能“僥幸”不會造成事故,但事故都是由違章造成的,不能等事故發生了才后悔。安全是生產的根基,而“差不多”則是安全生產的大敵,一次不以為然的“差不多”會造成嚴重的安全事故。所以我們在作業中要堅決拒絕“差不多”,做到執行標準一絲不茍、不打折扣,一點兒都不能差,差一點兒都不行,這樣才能真正把安全工作落到實處。

轉載于天涯論壇